“四川舰”海试临近,076型两栖攻击舰为何备受瞩目?

 

在2024年12月27日,上海沪东造船厂迎来了076型“四川舰”的下水仪式,这一事件再次刷新了全球海军的视野——作为全球首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两栖攻击舰,它的亮相标志着中国海军远海作战能力的重大飞跃。这艘超过4万吨的巨型舰艇不仅是一项技术壮举,还象征着“无人机母舰”新型作战模式的诞生。

076型舰首次在两栖舰上采用了双舰岛设计,前舰岛集成了21兆瓦的燃气轮机动力系统,后舰岛则负责航空指挥任务。舰甲板上配备的40米电磁弹射轨道能够灵活调整推力,专为搭载攻击-11型舰载无人机而设计。根据卫星图像显示,其甲板宽度达到43米,超过了美国的“美利坚级”舰11米的甲板宽度,其外飘式设计使得无人机搭载量提升了40%。结合30吨级的舷内升降机,舰载机的调度效率远超传统的坞舱式两栖舰。

图片[1]-“四川舰”海试临近,076型两栖攻击舰为何备受瞩目?-萨沙资源分享网

海上防御坚不可摧:1130型近防炮以每分钟1.1万发的射速,与红旗-10导弹协同,构建起三层拦截网络,其硬杀伤火力覆盖范围达15公里。软杀伤系统配备先进的726-4A干扰弹,能够有效应对12枚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经过隐身优化的舰体与综合射频桅杆的结合,雷达反射面积比075型减少了60%。

全电推进系统引领动力革新。6兆瓦的柴油辅机确保电磁弹射系统的持续运行,实现无需辅助动力舰支援即可弹射百架次。与需预热数小时的蒸汽弹射系统相比,电磁系统仅需30秒即可完成无人机的弹射准备。军事专家确认,该舰能够搭载歼-35隐形战斗机执行关键目标突击任务,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作战的能力扩展至1500公里。

面对“美利坚级”的挑战,076型电磁弹射效率远超F-35B的垂直起降能力,无人机每日最大出动量可达80架次。双舰岛设计实现了航海与航空指挥的完全分离,作战响应速度提升了50%。其造价仅为“美利坚级”的三分之二,建造周期缩短至9个月,沪东船厂同期在建的后续舰型已初现端倪。

 

在075型两栖攻击舰继续执行传统登陆任务的同时,076型舰已转变为海上作战的核心节点。该舰配备的侦察无人机能够实时指挥远程火箭炮,其打击精度已达到米级。当与山东舰协同组成混合舰队时,电磁弹射无人机群负责前沿侦察和电子干扰,而有人驾驶的舰载机则保留实力,用于执行决定性的攻击。

目睹电磁弹射技术应用于两栖舰上,确实令人震撼。

技术的突破速度超出了预期。

 

无人机航母的构想已经具体化呈现。

采用双舰岛的设计远比单舰岛更为合理。

前舰岛负责航行控制,而后舰岛则负责飞机的管理。

 

指挥效能显著提升,几乎翻了一倍。

甲板上无人机弹射的场景显得极为科幻。

一艘传统的登陆舰瞬间转变为高效的航空作战平台。

图片[2]-“四川舰”海试临近,076型两栖攻击舰为何备受瞩目?-萨沙资源分享网

海战的新篇章即将开启。

“熊猫舰”的别称比其舷号更具人情味。

然而,其战斗力确实与四川盆地的雄浑气势相得益彰。

 

这艘近防火力强大的舰艇给人以强烈的安心感。

最令人惊讶的是其建造速度。

仅用九个月便成功打造出一艘总吨位达四万吨的巨型战舰。

 

船厂里的工人或许需要轮班作业,焊接时火花四溅。

电磁弹射技术已经被证实是可行的,就像白菜一样变得真实。

连两栖攻击舰都配备了弹射器。

那么,下一波升级可能就要轮到护卫舰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