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仁勋的中国之行尚未启动之际,美国突然对18家中国公司实施制裁,并警告英伟达不要与“敏感”企业过于亲近

 

在黄仁勋的中国之行尚未启动之际,美国突然对18家中国公司实施制裁,并警告英伟达不要与“敏感”企业过于亲近。与此同时,中国的AI产业却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华为的芯片技术突飞猛进,全球企业纷纷前来寻求合作。这一幕背后,美国能否真正掐住中国的命脉,抑或是自食其果?

 

本月9日,美国财政部以“与伊朗进行交易”为由,一次性将18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这一举动并非轻描淡写。鉴于2025年上半年美国总共仅对27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此次针对18家的行动显然是针对中国的科技核心。尽管表面上这似乎与英伟达无直接关联,但显而易见,这是在黄仁勋访华前夕设置的一道红线,意图限制其在中国的市场活动。

 

接下来,形势愈发严峻。7月11日,美国两位来自不同党派的参议员班克斯和沃伦共同向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发出了一封警告信,信中的语气极为严肃,明确要求黄仁勋不得与任何与中国军方或情报部门有联系的企业接触,即便是那些受到芯片出口管制的公司也不例外。

此次两党联手对英伟达进行施压,在美国对华政策中尚属首次,这表明美国对英伟达与中国合作的警觉已达到顶峰。

为何美国如此焦虑?简而言之,他们担心英伟达的芯片技术流入中国,从而助力中国AI产业迅速崛起。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历届政府都在芯片出口方面对中国施压,从高端GPU到设计软件,几乎想尽一切办法来遏制中国AI的发展。

 

这项策略真的有效吗?对18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看似威力巨大,然而中国的科技企业早已练就了应对策略。美国试图通过经济压力迫使中国屈服,但结果可能反而使中国更加坚定地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在这场科技竞赛中,虽然美国看似领先,但实际上却埋下了风险隐患。

此次,英伟达正处在中美之间的尴尬境地,左右为难。作为全球芯片行业的领军企业,英伟达的市值已突破4万亿美元,其成功离不开AI芯片的强大实力。特别是在中国,英伟达在数据中心市场的份额高达90%,仅此一项,每年就能赚取300亿美元的收入。尽管美国实施了三轮芯片管制,导致其营收增速从40%下降至15%,但数据中心市场仍然是各方都不愿放手的一块肥肉。

 

黄仁勋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因此他计划访问中国,核心目标是推出一款名为“红龙”的定制AI芯片,这款芯片专为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而设计。它不仅能够规避美国的出口管制限制,同时还保留了图像识别等关键功能,被视为“墙头草”策略的典范。

然而,这次中国之行并非一帆风顺。7月10日,黄仁勋先访问白宫与特朗普会面,具体谈话内容无人知晓,但外界普遍猜测这与芯片出口管制有关。

此外,中国方面也对英伟达提出了挑战:2024年12月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启动了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传闻可能会开出高达5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面对这种双重的压力,黄仁勋不得不鼓起勇气来到中国。他将于7月16日至20日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供应链博览会,意图向中国市场传达信息:“我们仍将继续参与其中!”

英伟达此次的策略,既要取悦美国政府,又要维护中国客户的关系,可谓是在钢丝上行走的高手。

近年来,中国的AI产业犹如开了挂一般,在美国的封锁中艰难突破,华为的昇腾910B芯片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到2025年,这款芯片在国产服务器中的搭载率已飙升至73%,较2023年的28%增长了近两倍。国产GPU的性能差距也从十倍缩小至两倍,其速度之快甚至让美国的智库都感到震惊。

 

中国并未懈怠,全球37%的AI算力需求集中在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从芯片设计到生产,一应俱全,其吸引力不容小觑。以特斯拉为例,其上海工厂已将英伟达的芯片更换为华为的昇腾系列,效率并未受到影响。

戴尔也按捺不住,计划到2026年将60%的零部件替换为国产产品。连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也纷纷与比亚迪洽谈合作,希望在中国建厂,分得一杯羹。

美国试图通过制裁将中国的AI行业压制,然而结果却是相反。中国企业被逼得更加奋发向前,成功弥补了技术短板。这一行动对美国制裁进行了有力的反击。中国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追赶,还成为了全球市场的热门选择,吸引了大量因美国政策而流失的企业。

图片[1]-在黄仁勋的中国之行尚未启动之际,美国突然对18家中国公司实施制裁,并警告英伟达不要与“敏感”企业过于亲近-萨沙资源分享网

特朗普此番关税举措无疑自掘坟墓。7月12日,他向欧盟和墨西哥挥舞了30%关税的利器,对越南更是临时调高至20%,此举令盟友怒火中烧。越南原已就协议达成一致,却在签字之际遭遇特朗普涨价,令河内方面极度不满。

更甚者,美国声称要在8月1日前与20多个国家完成贸易协定谈判,否则将提高关税。这种做法仿佛是“要么服从我,要么承受损失”。然而,盟友们并非易与之辈,欧盟和墨西哥正忙于与美国进行价格谈判,双方关系紧张至极。

 

最终,中国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那些因美国关税而失去市场的企业和国家,纷纷将目光转向了中国。比亚迪与欧洲汽车制造商洽谈建厂事宜,越南半导体协会也来到中国探讨人才培养。此时,中国市场宛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全球资源的汇聚。

这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以及稳定的政策环境,谁不希望分得一杯羹呢?特朗普忙于与盟友发生冲突,而中国则趁机将这些资源纳入囊中,成功将美国的封锁转变为自身的机遇。

 

在这场科技与贸易的较量中,虽然表面上美国显得咄咄逼人,但实际上中国正悄然占据优势。全球供应链的重新布局正在悄然改变竞争格局。对于未来棋局的发展,无人能够确切预测。然而,中国显然已经握有众多有利牌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