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亦位于亚太地区,但并未表现出与中国航母正面冲突的意图。这一情况下,部分英国媒体显得异常愤怒,认为中国航母此举意在“故意挑衅”。
▲停靠在新加坡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
为何英国航母突然出现在亚太地区?这一事件发生在数月前:今年4月22日,英国海军宣布“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的二号舰“威尔士亲王”号,将从其母港朴茨茅斯海军基地起航,率领包括加拿大、挪威、西班牙、新西兰等国海军舰艇在内的航母打击群,执行全球巡航任务。
此次巡航的任务区域涵盖了地中海、红海、印度洋、东南亚、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并将在途中参与多项军事演习。英国此举旨在实现两个目标:首先,鉴于英国曾作为“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历史,如今在经军事力衰退之际,英国试图借此挽回一些声誉。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让航母进行全球航行,似乎没有更有效的“展示实力”方式。其次,近年来英国在军事战略上与美国保持一致,而美国的战略重点之一是重返亚太,以遏制中国的崛起。英国继承了美国的军事战略思想,宣称致力于维护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并努力维护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因此,航母编队的远航被视为英国战略决心的体现。
▲停靠在新加坡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
自“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启程两个月之后,该舰已于6月23日抵达新加坡,并选择在滨海湾邮轮中心进行停靠。在此之前,该航母穿越了苏伊士运河、红海,并在印度洋完成了既定任务。此次抵达新加坡,对英国来说,是其航母在印太地区港口的首次访问,同时也是继续加强与新加坡战略关系的良机。同时,除了“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英国皇家海军的“无畏”号驱逐舰、“里士满”号护卫舰,以及来自加拿大、新西兰、挪威、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海军舰艇,包括“魁北克城”号、“特卡哈”号、“罗阿尔德·阿蒙森”号、“门德斯·努涅斯”号、“潮泉”号补给舰和“悉尼”号驱逐舰,均停靠在新加坡港口,展现了强大的阵容。
在停靠新加坡一周后,上述舰艇于6月30日正式启程,前往澳大利亚达尔文。7月13日,澳大利亚将举办多国联合军事演习“护身军刀”(Exercise Talisman Sabre)。由英国领导的这支舰队将按时参加此次演习。
《中国日报》报道称,香港的航母参观门票已全部售罄。然而,这却让英国媒体感到些许不悦。恰逢英国航母刚刚重返亚太地区,停靠在新加坡,尚未启程之际,中国国防部便宣布将在香港再次举办航母开放活动。与此同时,“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即将前往澳洲,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南海。这一消息的突然公布,被英国媒体敏锐地捕捉到,并被解读为一种“故意挑衅”。
尽管英国媒体的感觉似乎并无不妥,但香港举办航母开放活动对我们而言并非首次,这并非是对英国的特意针对。回顾201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中国曾在7月7日至7月10日间特别派遣“辽宁”舰访问香港。期间,8日和9日两天,航母首次向公众开放参观。当时,约有2000名香港市民登上“辽宁”舰,见证了该航母的强大力量和中国海军的进步,这一事件在香港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山东”舰之行
在2025年,我们迎来了“山东”舰第二次访问香港的盛事。此次访问不仅延续了之前的传统,而且有所提升,因为“山东”舰将在香港停留长达5天。在这期间,将举办甲板招待会、舰艇开放日以及国防知识讲座等活动。这不仅是对香港市民展示我国海军力量的机会,也是对香港各界长期期盼解放军海军舰艇访问香港的回应。
2025年7月1日,正值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的纪念日,香港各界正积极筹备庆祝活动。例如,香港体育馆已于30日举办了庆祝活动的开幕式。显然,海军舰艇的到访将为庆祝活动增添更多色彩,推向高潮。从某种程度上讲,“山东”舰与英国“威尔士亲王”号在空间上的接近,虽然双方并无军事对立,但这一现象仍具有一定的分析价值。
▲“山东”舰
自香港主权移交已满28年之际,英国似乎仍沉浸在其“日不落帝国”的幻想之中。尽管英国海军的衰落已不容忽视,甚至难以有效管理自家门口的事务,他们却勉力组织了一支航母编队,意图在亚太地区炫耀武力。而此时,中国巧妙地派遣“山东”舰前往英国曾梦寐以求的“殖民地”香港,这无疑是在委婉地告知英国,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尽管1997年英国带着马岛战争的胜利余晖与中国谈判香港问题,但在强大的中国压力面前,即使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也未能幸免,不得不将香港主权交还给了中国政府。此次事件似乎对她的精神造成了严重打击,甚至险些导致楼梯事故。需注意的是,那时的中国经济尚未达到今日的繁荣,海军实力也远不及现在。然而,即便当时我们面对英国人尚且无所畏惧,如今更不必说。
随着我国第三艘“福建”舰即将服役于海军,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是全球一流海军,甚至是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海军。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航母编队所谓的“耀武扬威”之旅,显得尤为愚蠢且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