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研发出完全自主可控的100%国产芯片——龙芯3C6000,震撼亮相!

 

回顾上周在北京举办的芯片发布会,令人倍感振奋。

龙芯3C6000芯片终于问世,采用16核单芯片设计,通过四芯片互联可扩展至64核128线程。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芯片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LoongArch指令集,无需依赖任何国外技术。

图片[1]-我国成功研发出完全自主可控的100%国产芯片——龙芯3C6000,震撼亮相!-萨沙资源分享网

我国自主生产的服务器芯片这次确实是实力出众。

它具备强劲的规格参数,支持DDR4-3200内存,配备PCIe 4.0高速通道,实际性能测试与英特尔至强金牌系列相媲美。

四十多家硬件和软件厂商现场宣布将适配这一产品,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整个生态系统都活跃起来。

以往我们常提到国产芯片生态较为薄弱,而这一次,产品真正打破了这一局面。

黄令仪前辈的名言“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再次被广泛传播。

在观看发布会时,确实能感受到这份传承——自主研发的LA664核心架构,以及芯片间互联的“龙链”技术都是我们自己的成果。

经过多年的咬牙攻关,我们终于握住了自己的命脉。

这才是真正的国产化,它不是简单的贴牌或组装,而是连底层指令集都归属于“中”。

一些外国媒体还在抱怨“性能差距”,这实在有些无趣。

图片[2]-我国成功研发出完全自主可控的100%国产芯片——龙芯3C6000,震撼亮相!-萨沙资源分享网

龙芯3C6000的目标明确,专注于政务云和金融等关键行业,首先确保安全防线稳固。

只有当全国产电脑能够顺畅运行OA系统,医院挂号不再出现卡顿时,民众才会对性能差异的百分比不以为意。

安全与自主是性能的最重要体现。

芯片竞争考验的是持久力。

从二十年前龙芯1号遭受“电子垃圾”的嘲讽,到如今3C6000在服务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这一巴掌打得响亮。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重蹈购买授权的覆辙,而是从指令集的底层开始努力。

面对“卡脖子”的困境?

只有培育出自己新的骨骼,才能感到真正的踏实。

这场胜利必须向那些默默无闻、名字保密的研究员致敬。

当发布会大屏幕上闪过黄老的照片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哪里有什么一蹴而就,不过是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不断前行,才铸就了这辉煌的成就。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