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律师遭袭案件一审宣判

图片[1]-北京律师遭袭案件一审宣判-萨沙资源分享网

2025年6月24日,北京朝阳法院对一起因代理案件引发的故意伤害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本案的代理律师李圣,于2024年6月27日在下班途中遭到四人的袭击,造成轻伤二级。法院判决四名被告犯有故意伤害罪,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9个月,其余三人各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涉案的3万元钱款被没收。李圣律师表示将对判决提出抗诉,认为被告的行为应被定性为寻衅滋事,且刑罚过轻。

事件发生在公共场所,当天李圣正常下班时,遭到两名男子从背后袭击,眼镜被夺走。袭击过程被同伙张甲用手机录像,现场有多名路人围观。李圣的右侧肋骨有两处骨折,多处软组织受伤。袭击后,张甲通过王某获得3万元,其中1500元分给了李某和张乙。王某否认雇佣他人实施袭击,庭审时称这3万元是张甲事后索要的,自己并未指使任何人动手。其他三人承认了罪行并表示愿意接受处罚。李圣怀疑王某因代理的案件存在争议而雇人报复,此前王某曾多次派人跟踪他的上下班路线,并在他的办公室和家中制造麻烦。法院判决书确认了王某等人故意伤害的证据。李圣认为王某团队的网络攻击已经升级为暴力行为。然而,王某的律师坚称王某无罪,认为3万元是张甲的不当得利,而非雇佣费。李圣认为刑罚过轻,准备提出抗诉,认为寻衅滋事罪更能反映案件的严重性。他目前正等待检察院是否受理他的抗诉申请。

案件材料显示,王某曾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李圣的大量个人信息。袭击视频成为关键证据之一,视频中清晰地展现了作案过程,但未显示王某本人。警方根据资金流向和证人证言,确定了王某为幕后主使。事件发生后,李圣向警方报案,经过一年多的审讯调查,案件才进入判决阶段。这起案件揭示了律师执业的风险。李圣代理过多起高关注度案件,经常收到威胁信息。据统计,去年全国律师遭遇人身威胁的案件同比上升了23%,但像这样直接被打伤的情况较为罕见。法院方面表示,判决是基于现有证据和法律规定。对于为何将案件定性为故意伤害而非寻衅滋事,判决书指出打人行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李圣则认为事件更符合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的定义,应按照寻衅滋事加重处罚。王某等人在庭审中未表示上诉意愿。李圣的代理律师透露,他们的家属正在研究是否提出上诉。案件可能进入二审程序,相关证据材料已全部提交法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